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文章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9-01-04
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智能制造是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長沙奮力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寧鄉市西線工業走廊建設加快建設,寧鄉經開區奮力謀求高質量發展再出發的背景下,藍月谷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不斷增加,智造理念在藍月谷蔚然成風。
2018年11月在長沙舉行的中國(長沙)裝配式建筑與建筑工程技術博覽會上,中建科技的亮相讓眾多觀眾驚呼:中建科技長沙城投會展項目75%的裝配率刷新了湖南省紀錄,6棟單體、約3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從進場施工到建成使用只需90天,相比傳統施工方式,可節水80%、節能40%、節材20%、節時60%、節地20%以上,建造過程可很好地實現“五節一環保”,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目標。
那么,什么是裝配式建筑?簡單來說就是建造房屋就像機器生產那樣,成批成套的生產,然后把成品如流水線上組裝汽車一般,就變成了一棟建筑。記者帶著好奇,探訪了位于寧鄉經開區的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建筑工業化背后的“黑科技”。
致力于“全產業鏈技術研發” 實現綠色制造
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致力于“全產業鏈技術研發”,突破傳統的裝配式建筑二次拆分設計模式,形成住宅體系、公共房屋體系、體育文化設施系列的裝配式設計體系以及一體化工廠生產體系、裝配化施工體系、信息化管理體系、部品部件及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體系等成套創新技術。
產業化基地滿足裝配式住宅所有部件和地鐵管片的生產制作,能夠確保工藝先進,其制造水平、生產效率、產品品質在國內領先。生產工廠包括4條PC構件自動化生產線和2條地鐵管片自動化生產線,廠房內設置混凝土攪拌站均可滿足構件生產需求。產業化基地的科研部門有技術中心、設計院、實驗室,先后進行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發,并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課題2項,參與湖南省重大專項研發課題1項,參與國標、省標等標準編制8項,取得工法、專利等成果共37項,多項科研成果已應用到實際的生產應用當中。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像逛超市一樣買房子”的裝配式建筑理念已深入到中建科技每一個員工心中。中建科技的裝配式建筑采用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現場裝配化、主體裝修機電一體化、全過程管理信息化的技術(EPC模式),不僅大量減少了建筑垃圾,而且還提高了建造速度,是傳統建筑建造速度的1.6倍,真正實現了綠色建造。
建造地鐵“防彈衣” 改善城市交通出行條件
長沙地鐵的管片也由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打造。據技術人員唐弘介紹,長沙地鐵盾構管片混凝土強度及抗滲等級較高,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不小于100年,管片密閉連接、環環相扣,用這種盾構管片修建起來的隧道就如有了保護它的“防彈衣”,具有高標準的抗壓、抗滲、抗震性能,可為隧道里飛馳的車輛提供安全空間與保障,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出行條件。
“管片工廠自2016年以來,保質保量完成了長沙地鐵3、4、5號線所有的管片生產任務,并開始供應長沙地鐵6號線、萬家麗電力隧道等項目管片,地鐵管片綜合實力穩居湖南第一,中建科技將繼續為國家奉獻優質精品工程、為人民拓展美好幸福空間。”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億洲說。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寧鄉經開區借力創新發展,成功讓五大發展理念在園區一步步照進現實,一股“智能制造”的東風正在吹向園區的每一個角落。作為股份公司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產業平臺”和“技術平臺”,中建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目前經營規模達年產20萬立方米混凝土構件、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裝配式建筑的總承包能力以及年產30000環地鐵管片,公司產業化基地正在全面發力,打造綠色建造與綠色拆除的綠色建筑生態系統,將引領未來建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