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伦理在线视频/色播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日本在线加勒比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9

銷售熱線:

NEWS-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裝配式建筑工業化關鍵技術應用交流觀摩會

文章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7-12-29

年11月11日,裝配式建筑工業化關鍵技術應用交流觀摩會在延長石油西安時代大酒店召開,交流觀摩會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人才培訓中心主辦,中國建筑西北設計設計研究院(簡稱中建西北院)協辦。
  
  一、交流會發言概述
  
  1、《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設計與思考》朝陽彩板廠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張守峰,做了《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的設計與思考》主體演講。朝陽鋼構
  
  首先,回顧了北京建筑工業化的歷史;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預應力屋架和大板建筑為代表,1991年以北京市撤銷住宅壁板廠為標志,裝配式大板建筑1992年退出北京建筑市場。
  
  發言指出,裝配式建筑的六大特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將裝配式建筑分解為:主體結構、外圍護系統和內裝與設備管線;與常規建筑設計流程相比,裝配式建筑設計流程更復雜、更精細、更綜合,增加了技術策劃和構件加工兩個環節。
  
  交流展示了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進行的研究及成果,列舉了2007年~2017年13個工程案例及其設計特點。重點介紹了預制構件及其節點的設計,明確了預制外墻板、預制內墻板、疊合樓板、預制陽臺板空調板、預制樓梯板設計要點;從如何保證產業化項目的建造質量、塔吊的選型與設計、疊合板的吊點設計與安裝、預制樓梯的連接界定的設計與安裝和雙向板板縫節點設計的不斷優化五個方面提出了裝配式建筑的幾點思考。
  
  2、《東南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集成體系創新與實踐》君成鋼構
   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綠建事業部總經理郭慶,交流主題是《東南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集成體系創新與實踐》。朝陽市君成鋼構彩板廠
  
  首先,介紹了東南網架股份公司的發展歷程,東南網架由鋼結構加工、安裝企業轉型成為住建部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壹級企業、國家發改委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低碳技術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住建部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住建部首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鋼結構業績涵蓋超高層、大型體育會議設施、大型博物館、航站樓、大型工業廠房等,獲國家優質工程獎15項、中國鋼結構金獎37項、空間結構優秀工程獎47項和數十項省級獎勵。
  
  交流提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是指建筑的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內裝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的主要部分,采用預制構(部)件部品集成裝配的建筑。東南裝配式鋼結構綠色建筑集成體系包括:新風凈化系統、光導管節能系統、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系統、工業化集成廚衛系統、雨水和中水回收系統、自動遮陽與節能門窗系統、地暖系統、廚余垃圾處理系統等。
  
  東南網架在主體結構創新方面,在傳統鋼框架支撐體系的基礎上,分級開發了適合住宅建筑的組合箱型鋼板剪力墻體系及多腔體組合鋼板剪力墻體系,可滿足復雜平米需要,解決了傳統鋼結構體系做住宅時框架梁柱影響住戶使用的問題;開發了易拆模裝配式鋼筋桁架樓承板系統,方便了施工;開發了裝配式復合墻體、纖維水泥板輕質灌漿復合墻體、預制裝配式裝飾一體化外墻板、預制裝配式中空裝飾一體化墻板,解決建筑外圍護系統和內墻分割系統與鋼結構的緊密結合。
  
  東南網架還提供的裝配式集成裝修整體解決方案中包括:集成地面系統、集成墻面系統、集成吊頂系統、生態門窗系統、快裝給水系統、薄法(同層)排水系統、集成衛浴系統、集成廚房系統,全面解決住宅從建筑到安裝裝修入住的問題。
  
  郭總還重點介紹了建筑面積9.02萬平米的杭州市轉塘公租房項目、66.06萬平米的杭州錢江世紀城人才用房項目、高328米21.30萬平米的全國最高鋼結構居住項目——空中華西村、3棟150米鋼結構住宅——上海華僑城蘇河灣88號院等。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僅用163天建成的10萬平米綿陽富樂國際學校項目、85天建成的杭州云棲會展中心項目介紹給與會嘉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憑借東南網架的輕型鋼結構工程設計專項甲級和房屋建筑工程總承包壹級資質及其強大的鋼結構加工安裝能力,力圖構建由地方政府、大型總包、房地產開發商、鋼構同行、科研院校、建筑咨詢、配套廠商和設計院組成的東南開放式產業合作平臺,在“共贏、共享、共發展”的理念下,聚集、優化、整合鋼結構綠色建筑有關先進技術資源處技術成果,以項目為載體,實現合作方利益共享和共同成長。
  
  3、《裝配式混凝土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中建股份科技與設計管理部助理總經理郭海山,介紹了《裝配式混凝土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進展》。
  
  主要介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裝配式混凝土工業化建筑高效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編號:2016YFC0701700),國撥經費3296萬元、總經費10396萬元。
  
  研究分為7個課題,分別是:裝配式混凝土工業化建筑高效施工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預制構件高精度生產與安裝控制技術研究、一體化部品集成生產安裝技術研究、關鍵節點連接高效施工及驗收技術研究、大型預制構件儲運與施工技術研究、施工安全質量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全過程精細化管理與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郭總提出,目前國內影響力較大的裝配式評價標準,過于重視“預制率”和“裝配率”,應當關注“兩提、兩減”,即提高建造效率、提高建筑質量,減少施工現場用工、減少資源消耗。要建立不同裝配體系、不同建筑功能要求的合理公差鏈;要考慮預制砼構件和現澆砼不同的齡期和不同的養護方式導致徐變特性不同所存在的按期隱患。
  
  提出了“中建PPEFF體系”,“象鋼結構一樣裝配建造的”預應力干式裝配框架新體系。針對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新型高轉動能力柱腳、梁柱連接采用后張無粘結預應力鋼筋、梁柱交界處埋設梁頂后穿耗能鋼筋、框架耗能墻及耗能支撐體系,形成柔性框架結構體系,實現類似鋼結構的快速施工裝配。
  
  “中建PPEFF體系”的研究從工藝試驗、節點試驗和子系統試驗出發,在六層足尺模型試驗中對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進行綜合,形成中建PPEFF體系在設計方法、施工工藝和結構整體抗震性能等方面全過程試驗驗證。目前已完成6組梁柱節點試驗,補充4組正在進行中;已完成耗能柱腳試驗;完成二層三跨足尺單榀試驗的模型設計與試驗方案;最終實現六層足尺模型試驗,實現全過程驗證。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項目,建筑面積3293平米,地上三層,高度11.1米,結構安全等級一級,采用中建PPEFF體系試設計與建造。
  
  “復雜造型一體化裝飾墻板”的系統研究,結合裝飾保溫一體化生產工藝、材料研發、模具制作、設備提升等進行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中建新型灌漿套筒及高強灌漿料、大型構件吊裝技術改進、高精度安裝精調機等,裝配式建筑施工相關產品與技術標準、基于RFID技術的預制構件管理系統、深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等相關工作都在同步進行中。
  
  4、《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解決方案》
  
  廣州集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李延鑫,做了《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解決方案》介紹。介紹分: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密封需求、裝配式建筑接縫防水解決方案、安泰裝配式建筑密封膠技術優勢、安泰裝配式建筑密封膠工程案例四部分。
  
  首先講到,裝配式建筑板塊縫隙防水是重中之重。有效防水必須設計正確的接縫,采用合適的密封材料和規范的施工操作。正確的接縫設計要有“兩堵一疏”,分為構造(橫縫、豎縫)防水、材料防水、疏水設計。其中密封膠寬厚要滿足強風、地震、干燥收縮、熱脹冷縮、地基沉降導致的層間位移、伸縮位移、干縮位移、沉降位移等,經過計算,密封膠在20級以上能夠滿足大多數接縫的要求。
  
  建筑密封膠分為聚硫、硅酮、聚氨酯、丙烯酸酯、溶劑型、改性硅烷等,改性硅烷STP-E/MS建筑密封膠在混凝土粘結性、可涂刷性、耐污性、耐熱性、耐候性、儲存穩定性方面比聚氨酯和硅酮好,在日本建筑界普遍使用。
  
  經過對比試驗,演講提出安泰——改性硅烷密封膠352是適用于裝配式建筑的優質密封膠。針對施工過程中的缺陷和問題,安泰建筑膠制訂了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制訂了企業標準,參與了《裝配式建筑密封膠應用技術規程》的編制。是參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綠色建筑與建筑工業化”專項——“工業化建筑檢測與評價關鍵技術”項目的唯一密封膠企業。介紹了去服務承包模式和數十個工程案例。
  
  5、《裝配式建筑一體化設計及實踐》
  
  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裝配式工程研究院總經理李新華,演講主題是《裝配式建筑一體化設計及實踐》。
  
  首先介紹了上海中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其完成和正在設計的裝配式項目100余項,建筑面積1000多萬平米,涉及PC住宅、PC公建、鋼結構、木結構全部類型及全預制率分布;已形成裝配式項目設計、設計顧問、工程應用咨詢、產業顧問、EPC工程總承包、技術研發服務、技術管理培訓等服務能力。
  
  對比了傳統設計和裝配式一體化集成設計,提出了裝配式設計的“三個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各專業系統集成,建筑、結構、機電、裝飾裝修、圍護等一體化。縱向一體化,即設計管理的前置性、一致性,體系定位及材料選擇、招采、加工、運輸、施工組織設計、驗收及后期使用。管理一體化,即市場與技術、管理與經營、創新與成本管控的協調一致。
  
  列舉了兩個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案例,提出:裝配式建筑設計需要一體化設計思維,需要集成化設計、精細化設計,需要前置考慮加工、施工中的工藝及效率,實現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的目的。
  
  一體化設計的實現手段是采用BIM技術。裝配式建筑BIM設計系統,在項目全周期中,利用協同平臺,建立統一的三維可視化數據模式,進行各專業設計、出圖、管理,達到專業之間數據無縫銜接,提高效率,提高設計質量。

  6、《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及工程展示》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航旭日(西安) 建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厚松,介紹主題是《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及工程展示》。
  
  首先,介紹了RPC超高強、超高性能混凝土。RPC以工業廢料和水泥為基材,復配高活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生產,能改善水泥石中水化物的組分,可獲得200MPa或800MPa的超高抗壓強度,而且具有30~60MPa的抗折強度,是有超高強度、高韌性、高耐久性、高穩定性、高抗滲性的水泥基復合材料。RPC可用于隧道注漿、預制構件、管廊、橋梁、地下空間、市政水利等各類工程。
  
  采用RPC材料的PSP樁(預制多邊形擴底樁)施工現場自然養護,一天強度30~40MPa,7天強度達80MPa,蒸汽加壓養護可達C300~C600,可以實現當天預制,當天施工,次日靜載荷測試,確保100%A類樁。PSP預制多邊形擴底樁,承載力高于傳統高強預制樁的1.5~3倍,造價比傳統樁基低20~50%,施工效率高,工期節省50%,適用于濕陷性黃土、一般粘性土、淤泥質土、雜填土、粉土、黏性土、沙土、卵石土、強風化巖,單樁極限承載力達20000KN,已取得了預制樁和漿料制備的專利。
  
  交流還介紹了復合螺桿樁CSP,兩個工程案例均表明采用PSP樁,能節約投資20%以上,節省工期50%。其公司提供樁基設計及施工服務工作。
  
  7、《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的幾點體會》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產業化技術研究中心總工馬濤,做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設計的幾點體會》大會發言,發言分為:裝配式建筑發展目標和要求、裝配式住宅建筑設計特點和發展趨勢、方案設計階段工作的新內容、裝配式剪力墻結構設計要點和結語五部分。
  
  首先提出:好!快!省!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小目標,更好!高效!經濟!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大目標。
  
  裝配式住宅建設設計的特點是集成設計(包括性能集成和系統集成)、設計協同(專業協同、三維設計、工作協同、建筑管理協同)、模數和尺寸協調、延長建筑使用壽命。提出了項目策劃、技術路線的制定評估及優化、裝配率、立面構成分析、平面與建筑空間分析五個方案設計階段工作的新內容。
  
  著重介紹了:結構整體性能、裝配方案選擇、預制構件與建筑不平的結合、預制剪力墻板、疊合樓蓋、設計標準化和生產與施工控制等7個裝配式剪力墻結構設計要點;介紹了裝配化率的計算。
  
  最后,提出裝配式建筑分階段發展是客觀需要;注重質的提升,注重新方法、新模式的建立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應避免片面追求數量及低質量、低標準的發展模式;所有參與者都應持續改變自己習慣的思維和做法;在裝配式建筑發展中,創新是重要的推動力。
  
  8、《裝配式裝修,多快好省全裝修》
  
  北京和能人居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辛介紹主題是《裝配式裝修,多快好省全裝修》,為:裝配式裝修是實現全裝修的最佳解決方案、傳統裝修與裝配式裝修技術對比、和能全屋集成裝配式裝修部品體系、和能全屋集成裝配式裝修應用實踐四部分。
  
  在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2016】71號)和住建部《“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提出,推進建筑全裝修及菜單式裝修、提倡干法作業、推廣集成廚房和衛生間、預制隔墻、主體結構與管線分離等技術體系,多省市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和能裝配式裝修與傳統裝修相比,從設計維度、施工界面、地面施工、墻面施工、吊頂施工、管線施工、排水施工、衛生間、廚房、后期維護等方面比較,有本質性改變,具有多快好省的特點。
  
  和能人居科技,創建了“圣馬克全屋集成部品體系”,由12大部品體系集成,完成了裝配式裝修全產業鏈布局。借助SI理論,實現了管線與結構分離,采用干法施工,擺脫了對傳統手工的依賴,高效高品質省人工,節能環保;形成了:快裝墻面系統、快裝隔墻系統、集成吊頂系統、架空地面系統、快裝地板系統、快裝給水系統、薄法排水系統、集成衛浴系統、集成廚房系統、集成采暖系統、套裝門窗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由12大部品體系集成的圣馬克全屋裝配式部品體系,其占《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計分表中的42~44分,對提高房屋的裝配化率有巨大貢獻。
  
  和能人居科技的全屋裝配式裝修已在北京路橋大廈展示中心、北京通州臺湖公租房等45186戶居住項目21200平米公共建筑中應用。天津其自有工廠占地240畝、建筑面積14萬平米,能滿足年產1000萬平米的生產任務。
  
  9、《裝配式建筑當前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沈陽兆寰現代建筑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學明有多年從事裝配式建筑設計、生產、安裝實施經驗,介紹的主體是《裝配式建筑當前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其介紹主要談了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中存在的兩大問題和四大誤區,兩大問題是“質量脆弱點”和“負效益”的問題,四大誤區是:“裝配式建筑會自動帶來質量與效益的提高的誤區”、“追求發展速度誤區”、“追求高大上自動化誤區”、“剪力墻心理定式四大誤區”,引人警醒和思考。
  
  根據其實踐經驗,裝配式建筑在設計、材料與部件、構件制作、構件存放與運輸、施工各環節常見59個“質量脆弱點”,其中:夾心保溫板拉結件的可靠性、連接鋼筋誤差控制、灌漿套筒/金屬波紋管埋設質量控制、漿錨搭接成孔方式可靠性、預埋件預埋物遺漏/擁堵、灌漿作業工序與質量控制、剪力墻水平現澆帶低強度承重、臨時支撐安全性、防雷引下線及其連接質量控制共9個涉及結構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裝配式建筑的另一問題是每平米增加300~500元成本,因涉及周期增加、環節銜接增加、后澆混凝土多而導致工期長;兩大問題都給項目帶來的是“負效益”。
  
  裝配式建筑技術比硬件重要,管理比技術重要,只有建立在有效的管理上才能體現優勢。我國定的10年內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30%的目標是人類建筑工業化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規模、跨度和難度,應抑制大躍進沖動,給準備期和啟動期充足的實踐,培訓人員、完善技術和管理手段(包括BIM)、積累經驗、形成質量與效益樣板、再擴大規模。在裝配式工廠建設上要走出誤區,裝配式建筑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硬件第三!應把質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比投資,比高大上,造成新的產能不適應和過剩。剪力墻結構體系做裝配式存在:連接點多、灌漿連接面積大、后澆混凝土多、剪力墻三邊出筋一邊套筒無法實現自動化等問題點和難點。提出要突破剪力墻定式,裝配式建筑以框架結構為主更合理。
  
  10、《輕質芯模混凝土疊合密肋樓板簡介》
  
  陜西省建筑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林,介紹了《輕質芯模混凝土疊合密肋樓板簡介》。
  
  輕質芯模密肋樓板是采用桁架式預制構件和芯模做為底模,疊合層鋼筋綁扎和混凝土澆筑后,形成現澆密肋樓板,形成現澆密肋樓板。經過對2個試件的結構性能分析和某6層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PKPM對輕質芯模疊合密肋樓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進行結構分析對比,輕質密肋樓板結構具有:1、受力合理,結構性能優異,安全儲備很高,延性好,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樓板變形小,樓板適用性好;2、開始加載到破壞的整個過程中,裂縫逐漸開展,撓度增長緩慢,表現出良好的延性破壞特征。3、密肋樓板的極限荷載實測值均遠大于其樓面荷載設計值,前者與后者之比分別為7.57和2.392,表明其安全儲備較高。4、采用輕質密肋樓板與普通平板建筑相比,結構總質量減小20.2%,相應地震力減小22% ~26%,基礎、梁、柱等結構構件的配筋量也大幅減小,結構性能有所改善。5、主體結構節約20.34%,縮短工期25.68%,減少了層間熱量傳遞和浪費。
  
  該技術已在寶雞宏運海河灣小區地下車庫項目、華山幸福小區多層立體車庫等項目應用。二代產品UHPC全底板輕質芯模密肋樓板也已成熟應用。
  
  11、《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特色民居集成技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士木工程學院教授黃煒,介紹主題是《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特色民居集成技術》。
  
  首先介紹了西部地區村鎮住宅建筑發展現狀。村鎮建設長遠規劃不統一,居民住宅建造無序;采用傳統建材,建筑能耗大;結構安全度低,抗震能力差;手工作業,施工質量差、速度慢;節能效率低下,節能設施不完善;產業化觀念缺位,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
  
  第二部分介紹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2014體系,指出了技術方面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
  
  全干接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體系,是一種將墻板構件通過干式連接,墻體全預制,現場全裝配,突破 “等同現澆”的設計理念,外墻采用保溫夾芯墻,安裝孔采用較低強度砂漿填充,可實現震后可拆卸、可更換。
  
  預制凹槽板結構體系,清華大學建筑設計院研發,以輕混凝土預制的帶凹槽墻板做為主要承重構件,通過設置現澆圈梁和構造柱,將墻板、樓面、屋面板等構件連接成為整體而形成的一種信息裝配式結構。
  
  疊合板式剪力墻結構體系,疊合墻板由兩塊規格相同且堆成等距設置的預制混凝土單墻板疊合而成,兩塊單墻板間設撐板鋼筋,端頭節點連接加強鋼筋,墻板內為現澆混凝土,將兩塊單板固結為一體。
  
  模塊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將標準化生產的EPS墻體空腔模塊經積木式錯縫插接,拼裝成空腔模塊墻體,在空腔內按要求置入鋼筋,澆筑混凝土,形成保溫承重一體化房屋建筑結構;外表面用不小于20mm厚的纖維抗裂砂漿抹面,加一次耐堿玻纖網布按要求飾面。
  
  結構體系,由石家莊晶達建筑體系有限公司研發,該墻板以三維空間鋼絲網為骨架,內含(聚苯乙烯泡沫板),內外側澆筑混凝土,由空間斜拉筋連接協同工作,共同受力;體系中復合墻板承擔剪力、軸力及部分彎矩,異形柱對墻體形成約束,二者協同作用;計算時水平荷載由CL墻體承擔,豎向荷載由復合墻板和異形柱共同承擔。
  
  綠色裝配式復合體系,結構由多種類型部品構件通過可靠連接技術裝配整合而成,研發了不同性能要求的多種綠色混凝土墻體,建立了統一的雙剪損傷本構模型,提出其基本力學性能指標的設計方法;建立了關鍵部品與主題結構模數協調、定型原則和技術參數標準;采用安裝簡便、連接可靠的新型連接工藝,建立結構基于性能的躲到防線控制抗震設計方法;提出預制復合外墻板的外保溫反打及夾芯保溫技術,建立建筑、結構、設備及內裝協同設計標準體系;形成了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體系建造全過程技術流程。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特色民居集成技術,裝配率高、集成技術完備、建造速度快;圍護結構保溫一體化,節能降耗65%以上;自重輕,耐震性能優;部品構件工業化生產,品質高,誤差控制在毫米級;節能減排,低碳環保;部品構件安裝管路模塊化嵌入;節能設備系統集成;滿足不同特色民居風格;性價比高。
  
  主編了陜西省工程建設標準《裝配式復合墻結構技術規程》DBJ61/T 94-2015,建成多層及小高層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住宅10余萬平米。產學研聯合,形成了企業標準及工法,聯合建立了陜西省首座綠色裝配式復合結構示范化部品生產基地,年產關鍵部品構件15萬平米。成立了三原矩陣住宅工業有限公司,占地50畝,生產線3條;固定臺模1條,移動式臺模1條,自動化生產線1條,年生產能力約30萬平米,其特色民居產品有:徽派民居、歐式民居和關中民居。
  
  12、《西安建工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介紹》
  
  西安建工集團建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劉浩強,做了《西安建工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介紹》演講。
  
  西安建工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基地通過國家級建筑產業化基地評審,首家省級建筑產業化基地。已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各類BIM技術應用獎8項。目前承擔省市級各類科研項目18項;已完成省級工程建設標準3項;正在進行4項;已獲得國家專利6項,正在進行3項。基地年生產PC約25萬立方,鋼構6萬噸,商混50萬立方,門窗加工50萬平米。完成項目約30萬平米,在建項目約120萬平米。
  
  二、生產基地參觀
  
  11月12日與會代表參觀了西咸新區矩陣住宅工業有限公司裝配式產業基地、西安建工集團建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裝配式產業基地。
  
  三、學習心得
  
  1、在國家產業政策鼓勵下,住宅工程裝配化、建筑工程工業化是大勢所趨。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成本的上升,綠色、節能、環保、低碳社會的快速建立,建筑工程工業化、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2、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從理論到實踐比預制混凝土結構更成熟。鋼結構由于其天然帶有裝配式的特性,其在結構理論體系方面比預制混凝土結構有天然的優勢。鋼結構造價高、維護成本高,阻礙其快速占領市場。
  
  3、等同現澆的連接方法雖然解決了結構的計算問題,剪力墻結構住宅項目的大規模建設仍有隱患。有多年裝配式生產實踐經驗的郭學明董事長的演講中,列舉了裝配式建筑在實施過程中的59個質量脆弱點,列舉了多個嚴重影響裝配式建筑的剪力墻連接安全的照片。特別提出,裝配式建筑技術比硬件重要,管理比技術重要,只有建立在有效的管理上才能體現優勢。裝配式建筑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硬件第三。我們目前大干快上的裝配式建筑如果關鍵節點沒有管理好,會存在巨大的隱患。
  
  4、隨著時間的推移,裝配式建筑成本高的劣勢會逐步消失。與推廣商品混凝土類似,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劣勢會逐步消失。
  
  5、大型鋼結構生產廠家已成為集成鋼結構深化設計、生產加工、安裝施工、裝飾機電安裝部品集成、EPC總承包等涵蓋建筑全系統的集成商。從東南網架的介紹可以看出,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領域,大型鋼結構制造生產廠家,已初步形成以裝配式鋼結構加工安裝為主導的全產業鏈配套整合能力。正在構建有地方政府、設計院、大型總包、房地產開發商、鋼構同行、科研院校、建筑咨詢、配套廠商參與的全開放式產業合作平臺。而東南開放式產業合作平臺將提供運作支持、團隊共享、品牌共享、業績共享、技術共享。
  
  6、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將給建筑產業帶來深刻的影響。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流程與傳統設計流程發生了變化,設計要求考慮后期工程的加工,要考慮現場的裝配,要考慮后續的裝飾。裝配式建筑需要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裝配式施工、一體化裝修。當我們更多的關注于結構體系的裝配化時,生產廠家已在研發建筑全部部品的工廠化,已在開發全屋集成裝配式裝修部品體系。這些都意味著隨著裝配式建筑推廣的深入,構成建筑的所有部件都將標準化、工業化,目前建筑業的生產和組織模式將會發生重大變化。PC構件生產廠家對PC構件的生產和連接技術及經驗積累將會超過設計院,部品部件的生產廠商對其功能的理解和經驗積累會逐步超出設計單位,設計單位的職能有可能移到前端——決策及方案確定階段,而實施則由有經驗的PC產業集團完成。
  
  7、裝配式民居在美麗鄉村建設和傳統民居的升級改造方面,有巨大潛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我國幾乎所有不符合抗震綠色環保要求的農村和民居建筑都要升級換代,裝配式建筑管理環節少、速度快、質量優的特點能充分發揮,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聯系方式

銷售熱線:

地址:

朝陽市龍城區文化路五段107號

關注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遼公網安備 21130302000027號 備案號:遼ICP備1600232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