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擔綱的
朝陽市君成鋼構彩板廠《“綠科”鋼結構住宅體系研究與應用》成果通過專家驗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任組長的專家組經過嚴格評審,確定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專家評審意見認為,中建八局課題組秉承綠色科技發展理念,創新研發的寬肢組合異形框架-支撐結構體系、鋼結構住宅模塊化戶型和輕鋼龍骨復合現澆墻等圍護體系,實現了對主體鋼結構的全包裹,解決了鋼結構住宅露梁、露柱、防水、保溫、隔熱等多項技術難題,并將八局自主知識產權的CSCEC-8模架體系與鋼結構住宅結構體系相結合,提高了施工速度,使現澆樓板與鋼結構住宅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和適應性。
"鋼結構住宅"有何意義?
推進鋼結構住宅對實現住宅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極為深遠。
據專家測算,若鋼結構住宅得到普及,將減少建筑垃圾83%,還可以大規模化解我國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鋼結構住宅"的優特點
○產業化程度高,產業牽引強,大量節約社會勞動力,提高社會效率
○房屋自重輕,施工速度快,建設周期短(工期比傳統方式減少1/3),顯著降低施工成本
○隱蔽工程少,施工質量優
○施工占地少,能耗少,減少了粉塵、污水、噪聲對環境的污染
○墻面厚度小,得房率高(比傳統形式增加8%),空間通透,布置靈活
○抗震性能好,防火、防盜能力強,安全可靠
○保溫隔熱,節約能源,節省日常開銷
○通風采光效果好
○資源循環利用率高,綠色環保
中建八局基于自身長期積累的建筑科研、設計和施工技術,聚焦鋼結構住宅的質量通病,以鋼結構住宅實際項目為載體,悉心研發和完善其核心技術。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新型鋼結構住宅體系整體解決方案”,不僅成功解決室內露梁、露柱問題,全面改善了保溫、防水、隔聲等建筑性能,還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鋼結構優勢,實現了住宅的大開間、大進深,并可自由分割,得房率比傳統住宅增加5%-8%。
中建八局“綠科”鋼結構住宅體系在清華大學結構工程實驗室完成了科學試驗,并在上海青浦建設了中建八局的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基地。前不久,八局借助自主研發的“綠科”鋼結構住宅體系優勢,在多家鋼結構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受業主委托承擔了60萬平米的鋼結構綠色建筑示范園區從建筑規劃、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到施工承建的任務,充分展現了中建八局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