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杭州市“錢江世紀城人才專項用房”建設工地
朝陽市君成鋼構彩板廠,不禁讓人嘖嘖稱奇:這個全國最大的保障房項目,看不到凌亂的腳手架、混凝土,也沒有轟鳴的攪拌機,樣板房里不見承重墻,所有墻體都可以隨意拆卸……承建該項目的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帶動一場“建筑革命”。
杭蕭鋼構是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企業。上世紀90年代,國外鋼結構企業已經能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杭蕭鋼構才剛剛起步。“10年前,我們還在與世界強手爭奪國內市場。現在,憑著自主創新的專利,我們已成功進軍歐美市場,與國際一流的鋼結構企業同臺競爭,拿下德國法蘭克福航空鐵路中心、冰島雷克雅未克音樂會議中心、卡塔爾多哈國際機場等多個大項目。”董事長單銀木語氣中充滿自豪。
自豪源自創新。創新,憑借的是雄厚的科技實力。杭蕭鋼構最早只有十幾名研究人員的研發中心,現已擴大到300余人。企業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是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資質在行業中最高、最全。
依靠先進的科研團隊,杭蕭鋼構創造了一系列建筑奇跡:2002年,由杭蕭鋼構承建的武漢民生銀行,是全國第一座由土建改為鋼結構的超高層建筑;2005年,杭蕭鋼構研制成功CCA纖維水泥板,技術優勢與世界一流企業比肩;2011年,杭蕭鋼構通過住建部審查核準,成為首個獲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鋼結構企業……
成功源自對主業的自信和堅守。杭蕭鋼構盡管起步時遇到開拓難、利潤低等難題,仍矢志不渝,拒絕買礦、金融等許多賺快錢的利益誘惑,始終圍繞主業,科研開發不惜血本,公司下屬13個子公司,清一色圍繞鋼結構產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據專家測算,若鋼結構建筑在我國普及,將減少建筑垃圾83%,還能大規模化解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截至目前,杭蕭鋼構已申請專利近300項,參編、主編30多項國家、地方、行業標準及規程規范,90多項工程獲魯班獎、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省(市)鋼結構金獎等行業獎項,業務范圍也由單一的鋼結構制造、安裝,發展到“總承包、設計、生產、建材和開發”五位一體的綠色建筑集成服務商。